斯瓦泰克:冠军又如何?质疑声却挥之不去!
球迷们原本以为,温网夺冠会让斯瓦泰克借机一扫阴霾,重新享受聚光灯下的掌声。但事实却让人惊讶,随着她成为大满贯冠军,不仅没迎来彩虹,反倒是质疑接踵而来,铺天盖地的“旧账翻新”让波兰姑娘深陷舆论旋涡。刚刚庆祝完胜利的她,又一次被拖回了巴特洪堡500赛的争议漩涡之中,那段不算愉快的经历再度被舆论提起,似乎顶级球员的光环从不简单。

还记得当时的巴特洪堡500赛,斯瓦泰克的状态大好,连克对手,一路杀入半决赛。就在球迷准备为她庆祝一座新赛季首冠时,意外发生在佩古拉身上。谁能想到,半决赛豪取一场横扫之后,她竟在决赛状态下滑,面对佩古拉毫无招架之力,狼狈地两盘败北,最终仅带走亚军奖杯。虽然波兰姑娘的表现值得肯定,但那次失利成为她短暂辉煌中的一抹遗憾。
争议何止决赛?波兰姑娘又被“补刀”!
说道巴特洪堡,最火爆的事件不是决赛,而是斯瓦泰克在之前对阵鲍里妮时的“接发风波”。比赛中的某一局,鲍里妮在以1比6脆败首盘后,第二盘以2比3落后,在危急之际更是被破发点压得喘不过气。雪上加霜的是,彼时斯瓦泰克在接发球时的小动作,让本就焦虑的鲍里妮彻底失控。窝火的意大利姑娘一边崩住情绪,一边忍耐,最后还是被逼得向裁判投诉:“她每次都在动,天呐!”
裁判闻言提醒斯瓦泰克,要求她在接发时节奏快些,随即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嘘声。这件事让原本焦点在比分上的比赛变了味,斯瓦泰克战胜鲍里妮后,硬生生留下了“盘外招”的争议。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更是调侃:“她赢得漂亮,但靠的是实力加一点小手段。”这样的评价无疑让支持波兰姑娘的球迷心情难以平复。
鲍里妮的“情绪失控”还是实力不济?
当然,不少理性的声音也站在斯瓦泰克这边表示不解。接发时的脚步移动,在网坛不是正常操作吗?因为这事就抱怨,甚至投诉,鲍里妮是不是有点玻璃心了?球迷指出,罗马站时,鲍里妮与奥斯塔彭科交手,面对后者更明显的接发移动也没见她生气过。这一回问题恰好出在巴特洪堡,难道真的是因为斯瓦泰克过于强势,完全压制着她,才让她情绪崩溃?“比赛不过打成这样,输家找茬心理不是太明显了吗?”不少球迷直接发声,为斯瓦泰克鸣不平。
更有趣的是,有人拿奥斯塔彭科“提前移动”的习惯举例,用“奥胖的操作才叫干扰对手”来调侃这场风波。顺带着,拉脱维亚姑娘无辜中枪,卷入了这场舆论延烧,不得不说网络时代的某些讨论真是越来越离谱。
从芙妹到瑜美人,女网“好情绪”在哪?
在这场洪流中,有观众也顺便夸起了坊间常提的“几位真大心姐”,以高芙、莱巴金娜和王欣瑜为例,表扬她们比赛情绪极为稳定,不像这次的鲍里妮一样“输事又输人”。好事者甚至建议说,鲍里妮下次和情绪管理强的选手对比一下,说不定能从“芙妹”“娜娜”“瑜美人”这里学点东西。当然,也有球迷调侃,这样的对比似乎对鲍里妮没什么意思,因为是否冷静能改变比赛失败的结果吗?
斯瓦泰克的“争议体质”是实力的另一面?
其实,这早不是斯瓦泰克第一次陷入类似争议了。之前对阵阿扎伦卡时,同样也是领先后,她的发球空抛动作被阿扎吐槽“每次都一样!趁机拖延!”这回事件虽然旧戏重演,却偏偏还赶在她争取300胜荣誉的好时候,让原本的历史性成就被议论包裹着显得黯然不少。
看球的都明白,顶尖球员比赛节奏中的这些小细节,哪一步不是经受住了无数场考验才形成的习惯?如今偏偏被拿出来单独放大,难怪斯瓦泰克的球迷替她叫屈,直言这些指点根本是“鸡蛋里挑骨头”。

最终问题还是回到了焦点:人们对斯瓦泰克越来越高的要求是否公平,还是“优秀”意味着接受更多质疑?有人提醒斯瓦泰克以后小心为妙,有人则支持她无须理会,只管专注于未来的北美硬地赛事。一场热议,成为球迷对球员性格、网球节奏乃至情绪管理的一场延伸大讨论,看热闹的我们只能期待,波兰姑娘下一步如何用球拍回击那些为难她的人了。